隨著互聯網產品的不斷發展,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用戶體驗的重要性,越來越多的公司成立了UED相關的部門,并且職位劃分已相當細致。但是UED中職能的劃分,卻大部分僅對接界面的層面。事實上,一個互聯網產品從策略的產生到更終上線,其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影響更終的體驗。總結起來,筆者認為共有4 個重要的因素會對更終體驗產生明顯的影響。它們是:產品策略、用戶界面、技術和運營。
下面分別來說說這4個因素。在說明每一個因素的同時,會舉2個跟該因素有關的例子,一個是互聯網上的例子,另一個是日常生活中相似的例子。所有涉及到的案例,僅僅在我所能看到的層面(這意味著,我所描述的問題,在我看不到的層面上,可能是合理的做法,或者是有苦衷的),為了說明問題而設置,并僅代表我的個人觀點。
一、產品策略(對應職位:產品經理)
策略是產品的靈魂。產品策略除了決定產品的具體功能外,還對體驗有重大的影響。不好的策略可能會傷害用戶體驗。
Web上的例子:騰訊拍拍的收貨提醒
我曾在騰訊的拍拍上買過一件商品,在該商品發貨的當天,我登錄QQ,看到了這樣一個提醒:
是在提醒我,賣家發貨了。因為這件商品是從廣州發出,一般的快遞公司到北京需要3天左右的時間,于是我沒理會這個提醒。
但是,悲劇的是,發貨的第2天,我再次登錄QQ的時候,依然看到了這個提醒。同樣的提示貌似每天登錄都會看到,這其實已經對用戶產生了騷擾。但問題在于,我不是不想確認收貨,而是,我的貨還在路上,我根本沒有辦法“確認收貨”。于是我想,萬一我要是不小心用了中國郵政平郵,路上走20天,難道我要連續 20天看到同樣的提示嗎…?又或者,我的貨物不幸遇到了什么百年不遇的山洪、地震一類的,在路上多耽擱了幾天。這時本來我已經很郁悶了,卻還要天天面對這個煩人的提醒。并且這個界面上沒有明顯的“消息設置”入口,我并不知道能否關掉該提示,以及如何關掉。
這顯然是由于產品策略而造成的體驗問題。
解決辦法:
那么,這個收貨提醒功能,應該如何設計呢?也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,我想了一個簡單的方法:
首先,計算出從發貨地點到收貨地點的距離。然后,需要獲得一般的快遞公司送貨的速度,包括一般情況下可能產生的延時范圍(例如發達地區和偏遠地區的差異)。然后,大致計算出貨物在路上要走的時間。當賣家確認發貨后,開始計時,過了這個時間以后,再向買家彈出提示。如果可以跟快遞公司合作,取到快遞公司的物流數據,在買家簽收后再彈,會更加靠譜。并且在提示框內放置明顯的設置選項,允許用戶屏蔽該信息。如果彈出的信息對于產品整體策略來說很重要,不希望用戶輕易屏蔽,則可以考慮將屏蔽選項藏得深一些。